当前位置: 首页 |
|
“太感谢了,这么快就让我们同时拿到了整个地块临时用地审批手续!”万松岭路边坡治理工程实施单位的负责人激动地说。该项目因边坡治理需要需临时占用林地174平方米、建设用地211平方米,按审批职责区分,以往林地审批由林业部门负责,建设用地审批由规划资源部门负责,建设单位需要跑两个窗口、递交两份材料,费时、费力、费工。
近年来,杭州市规划资源局上城分局深入贯彻落实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精神,充分发挥“林长+田长”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部门合力,进一步强化用途管制、资源利用、生态修复、执法监督、复垦监管、地灾防治等,不断健全临时用地审批、使用、退出、修复全过程监管,全力构建临时用地不同地类“一窗受理、一网通办、一体监管”的工作服务机制,率先在全省探索临时用地审批一件事改革,万松岭路边坡治理工程是这项改革的第一个受益项目,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。
推进一窗受理,让临时用地审查有序化。积极打破部门藩篱,加强受理材料精减,强化审批流程再造,提升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综合效能,将群众多窗口跑腿转化为部门内部审查流转。对临时用地涉及使用林地、草地、湿地、耕地、建设用地的,由分局审批科、利用科、林业科按各自职能对不同地类进行联合审查,并出具相关审查意见,做到有序、精准一体推进临时用地审批。
科学会审评定,让临时用地审批标准化。利用复垦方案专家论证平台,做好方案编制技术指导和审查工作,提高复垦、复绿方案编制质量,对用地面积基本准确、已完成论证的土地复垦、复绿方案,给予前置审查。对尚未完成土地复垦、复绿方案论证的项目,给予容缺审查,先行提交相关部门预审,在项目正式报批前,完成相关论证及方案审查。
加强日常监督,让临时用地利用规范化。加强批后监管,同标准、同质量落实临时用地公告牌、使用情况核查、复垦复绿检查验收、地灾防护举措落实等批后监管举措。通过遥感影像,日常巡查,季度检查等方式,对临时用地是否按照批准范围、用途使用,地灾防治举措落实,土地退出、复垦、复绿等情况进行现场踏勘记录。
加强恢复验收,让临时用地退出闭环化。坚持谁使用谁恢复原则,督促用地单位履行耕地、林地保护主体责任,切实确保复垦、复绿落实到位。对使用到期项目,及时发函预警提醒,对已完成复垦、复绿项目,联合规划资源部门、林业部门、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属地镇街进行联合验收。对无正当理由,超期未复垦、复绿的项目,与属地执法部门联动,及时移交违法线索,依法依规进行查处。
分享到: |